青春返家乡,实践助成长——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扎根基层贡献青春力量
这个夏天,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家乡,用汗水书写青春,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成长。
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,人工智能学院多名学子积极响应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怀揣热忱回到家乡,投身政务实践、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等工作。他们在服务家乡、服务人民的过程中“学思践悟”,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,在实践一线收获成长与进步。
01政务实践,深度参与基层治理
人工智能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家乡政务实践,深入基层政府部门,体验一线工作流程。
物联网应用技术2403班石权同学主动对接当地乡政府,加入志愿服务队伍。他积极参与政策宣传、便民服务、档案整理等工作。无论是协助工作人员为村民解答医保政策疑问,还是在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中带头清扫街道,石权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每一项任务,用汗水践行志愿服务精神。
工业机器人技术2402班薛继成同学走进当地民政局开展政务实践。在民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他参与低保信息核对、养老服务政策调研、救助物资整理等工作。薛继成深入了解了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、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。通过近距离接触基层民政业务,他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与实务操作能力,更深刻体会到“为民服务”的深刻意义。
02志愿服务,温暖传递青春正能量
这个暑假,人工智能学院学子的身影活跃在家乡各个志愿服务岗位,用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工业机器人技术2404班杨耀祖同学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。在社区儿童公益课堂上,他耐心陪伴孩子完成手工、讲解知识,用温暖的互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。面对群众的需求咨询,他认真倾听每一个诉求,细致解答疑问、协助解决实际问题。他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,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传递温暖的重要力量。
工业机器人技术2404班李红升同学积极投身家乡所在县的基层实践。他参与县域文明创建、社区服务等工作,从协助开展文明交通劝导,到参与社区便民活动组织,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扎根一线。
03网信实践,运用专长贡献力量
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运用所学服务家乡建设。
工业机器人技术2402班师弋轩同学将实践阵地选在当地城市网信办。他协助工作人员监测网络舆情、整理网信工作资料、参与网络文明宣传内容策划。他在学习网信工作流程与规范的同时,主动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助力家乡网络空间治理,为营造清朗的家乡网络环境贡献了青春智慧。
04 实践感悟,成长与收获并行
此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子们走出校园、贴近家乡,不仅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,更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、坚定了服务家乡的信念。“此次实践让自己受益颇多,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认知。”薛继成在实践结束后感慨道。李红升同学也表示:“这次返家乡实践收获满满,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。”
人工智能学院学子以青春之名,扎根基层、服务家乡,在政务实践中提升能力,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,为家乡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,展现了人工智能学院学子的优秀风貌和专业素养。
未来,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,在服务中成长,在奉献中成才,培养更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。
(来源: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:宋成康 初审:刘晓华 终审:李明)